做外貿網站設計很多年了,我發現了兩個很極端的現象,一類客戶咨詢只比價格,不談其它,只要價格便宜,那就能滿足需求了;另一類客戶一味追求高大上,開頭就是你們公司有多少人,合作了多少大型企業單位,有沒有給哪個知名品牌做過外貿網站的案例。處于我們這種規模公司來說,是非常尷尬的。

為什么會尷尬?我們既不愿意以價格去開拓市場和客戶,也沒有大到能力去開發世界五百強企業,但是我們有我們自己的特色和優勢,作為一個職業的外貿網站設計人,我們更多的還是想做好每一個外貿網站設計和策劃,讓企業真正能通過互聯網去獲利。可能有人看到這里覺得我們有點不以為然。回到主題,Bontop外貿建站根據自己的經驗給大家說說外貿企業做網站和推廣為什么不能太盲目。
對于上面提到的一類客戶,很顯然不是真正的想去做外貿網站,我們暫且不談了,對于第二類的企業,我們想說說:有些傳統行業確實不需要高大上的外貿網站。自從某課帶火了外貿營銷網站這個概念,貌似建立一個看上去高大上逼格很高的網站成為了做外貿的標配,實際上某些行業確實根本就不需要這種網站,而且反而會起到相反的效果。之前碰到一個外貿企業的老板,是做黑材生意的,以前也花錢找人做了一個看著很高大上的網站,但是網站的效果一般。一直以來受各種培訓的宣傳,建立一個外貿網站就會給你帶來源源不斷的詢盤,于是就造成了一種假象,一個網站的好壞決定了你是否能夠接單。于是出現了收費10萬的建站公司,網站確實高大上了,一頓操作猛如虎,結果到最后成了個笑話,做的那么好看,結果連個詢盤也沒有。這種公司的錯誤就在于誤把網站作為一個生意的核心,以為一個勁的打磨網站就會創造收益,這種思路一開始就是錯誤的。

外貿網站重不重要呢?重要,但是不至于到了能夠決定你整個商業模式的程度,任何一個營銷平臺,包括線下的展會,還有各種B2B的平臺,只是把供應商提供的商品和客戶的需求連接在了一起。也就是說,本質的東西是供需關系,市場決定你的生意模式,你的產品決定了你的盈利模式。有人會問,你自己就是教別人建站你還在這里說建站不重要,你這不是自己打自己臉嗎。是的,我教別人建站營銷是因為我看好獨立站的未來,看好谷歌的未來,看好互聯網營銷的未來,但是我說的跟這不是一回事。我的意思是你要學會獨立判斷自己的行業是不是需要建立高逼格的外貿網站,你要學會抓一門生意中的主要矛盾,就是能夠你帶來效益的那個主要矛盾。
黑材就是沒有經過任何表面處理的鋼材,這個產品已經是爛到不能再爛的產品了,完全是靠走量,利潤非常薄,對于熟悉這個產品的老外來說,沒有別的要求,就是便宜便宜再便宜,還有就是有沒有賬期,哪個公司的賬期好,就找哪家合作。

明知道這個產品利潤很薄了,但是扔了可惜,畢竟做了這么多年了,選品自己又沒有好的方向,我想這是大部分外貿人目前都存在的問題。
沒有一個行業能夠讓你高枕無憂一輩子,看看諾基亞是怎么被智能手機干掉的,再看看如今的蘋果早已沒有了往日的輝煌,要去變通,嘗試。大部分的中國制造的傳統行業產品目前還是靠低價來維持,機械,輪胎,普通化工品,你價格便宜我就從你這里買,所以老外都喜歡找工廠合作。什么高逼格的網站?我就要做一個看上去非常土的網站,因為老外知道中國工廠的網站看上去非常土,老外就認為網站土里土氣的就是工廠。看著上檔次的網站要么是個人,要么是貿易公司。
不同行業還是要區別對待,獨立站雖然高大上,谷歌雖然牛逼哄哄,有的行業有的地區,客戶依然靠傳統的B2B平臺來尋找供應商,依然靠線下的展會,谷歌雖然在全球使用人數多,但是在某些國家使用率還是不高。
所以我認為選擇適合自己的平臺比選擇人云亦云的平臺更重要。就像有人一聽到Facebook營銷效果很好,就一窩蜂的做Facebook營銷,又是一頓操作猛如虎,忙了一通發現自己的客戶群體都在Linkedin上呢,這種人真不在少數。Google這個平臺對B2B和B2C的行業都適用,但是Facebook,Instagram這種偏向零售,Linkedin偏批發,你要判斷你自己的產品適合零售還是批發。